查看原文
其他

风向转变,欧盟对中企动手,中美博弈进入深水区,需警惕几个领域

观察员 前沿卫评 2024-03-15

  

  一直以来,欧盟都是中国的争取对象,不说让欧盟站在中国一方,但只要欧盟保持中立,那么中美博弈这盘大棋,中国算是占据先机了。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突然传来一则消息,欧盟对中国企业动手了。
  根据环球网报道,近日,欧盟宣布对中国中车的一家子公司就补贴问题发起反补贴调查。在欧盟宣布的第二天,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维斯塔格对外宣称,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表示欧盟愿意使用相关工具来确保公平竞争。
  除此之外,维斯塔格在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还强调,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处于早期阶段,目前第一个案例是铁路行业,接下来可能会涉及其他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做法以及维斯塔格的表态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不谋而合。在去年九月份,冯德莱恩曾对外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此外,欧盟内部一直有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声音。基于此,结合这次欧盟对中国中车子公司动手,不得不让人怀疑,欧盟是打算跟随美国脚步,以贸易保护为由,针对中国打“贸易战”。
  坦白讲,这对中国而言不是好事情,在过去的中美博弈过程中,虽说欧盟整体是站在美国一方,但在涉中问题上,欧盟高层是有分歧的,一部分欧盟高层以及成员国领导人试图保持欧盟独立自主性,从欧洲利益出发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味地跟随美国,从而损害自身利益。
  但如今,针对中国企业的反补贴调查正式启动,并且作为欧盟高层之一的维斯塔格又暗示,这次的调查或许只是开始。这种含糊不清的表态,难免让人怀疑,欧盟打算改变立场,对中国关闭贸易大门,然后走向封闭与对抗的道路。换个词来形容,欧盟或许是想与中国“脱钩”。
  当然,这种“脱钩”肯定不是全面“脱钩”,主要针对中国领先行业,比如光环、铁路、新能源电车等,还有与半导体有关的产业也会被打压。事实上,欧盟与美国的做法是一模一样,因为美国也只在相关领域打压中国,毕竟全面“脱钩”的代价,欧盟与美国都付不起。
  话又说回来,从欧盟的做法与近期的表态来看,大家可以发现,中美博弈已经到了深水区,不仅仅只限于中美之间,已经外溢到其他国家或经济体。很多国家被迫面临站队,选美国还是选中国?这无疑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而从欧盟的做法来看,他们或许已经选好了。

来源:战略观察员


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